機房專用空調的特點
發(fā)布時間 : 2018-12-07
機房專用空調不僅對溫度可以調節(jié),也可以對濕度可以調節(jié),并且精度都是很高的。
一、計算機特別是服務器對溫度和濕度都有特別高的要求,如果變化太大,計算機的計算就可能出現(xiàn)差錯,對服務商是是很不利的特別是銀行和通訊行業(yè)。的機房專用空調溫度精度達±2℃,濕度精度±5%,高精度機房精密空調可以溫度精度達到±0.5℃,濕度精度達到±2%。
二、設備散濕量很小。計算機設備雖然散熱量大,但無散濕量。機房內(nèi)的濕量主要來自工作人員及滲入的室外空氣。因此,機房內(nèi)的散濕量很小,IDC機房內(nèi)的散濕量平均只有8~16g/m2h。
三、空調送風焓差小。因為IDC機房的高熱量、小散濕量,所以空調在處理空氣過程中以制冷為主,除濕為輔,空氣處理過程可以近似為一個等濕降溫過程。考慮到設備結露問題,機房空調的送風溫度較舒適空調偏高,因此顯熱比很高,焓差明顯小。小焓差的處理過程,便專用空調的能效比也相對較高。
四、空調送風量大。在小焓差的情況下,要消除設備的大熱量,增大通風量是必然的。大風量在有限空間內(nèi)循環(huán),換氣次數(shù)明顯大于其他類型的空調。在IDC機房中,一般的換氣次數(shù)在30~60次/小時,如此高的換氣次數(shù)使得機房內(nèi)的溫度分布更趨于均勻。
五、空調送風方式。送風方式直接關系空調的最終效果。機房空調的送風方式一般有上送下回、下送上回、上送側回3種,采用較多的是下送上回、上送側回兩種。上送側回方式比較適用于發(fā)熱量大約250W/m2的情況,而IDC機房的發(fā)熱量至少為500W/m2,冷空氣下沉效果很差,明顯不適用。此外,由于冷風不直接經(jīng)過機架內(nèi)部,因此一些早期建設的上送側回的系統(tǒng),幾乎都出現(xiàn)過機房溫度偏高的問題。當IDC機房內(nèi)平均耗電功率達到lkVA/m2以上時,必須采用下送風方式的空調系統(tǒng)。
?
六、高可靠性。IDC機房投產(chǎn)以后,有一個很長的運行周期,在此期間,空調必須具有高穩(wěn)定性和高可靠性。空調設備的故障將直接影響機房的環(huán)境,進而影響服務器的正常工作。機房建設時,選擇空調會考慮n+l的余量備份,但如果空調的故障率高還是會將余量備份消耗殆盡,因此要保證高可靠性。 專用空調的高可靠性還體現(xiàn)在斷電后的自動復位,在斷電恢復后能夠現(xiàn)場自動復位或通過遠程監(jiān)控復位,這比人工復位迅速,尤其是無人值守機房。
?
七、優(yōu)勢對比。如果把舒適性空調機用作機房精密空調系統(tǒng),由于機房要求其運行點為:冬季:20±2℃,夏季:23±2℃,而舒適性空調機的設計點溫度一般為27℃,所以機組的實際供冷能力一般比樣本標明的額定值低10%~25%。此外,運行點偏離設計點時,在一定程度上機組的部分機件性能由于偏離了最佳運行點,從而影響了機組整體的匹配狀態(tài),不利于機組性能的充分發(fā)揮和高效率運行。然而機房專用精密空調機,由于把運行點作為設計點,因而機組始終處于最佳運行點,這就從根本上避免了這些問題。 綜上所述,根據(jù)機房負荷特性及特點,就需要設計出一種將這些要求綜合于一體的空調機,實現(xiàn)以處理干冷卻工況為主的空氣處理過程。
八、使用壽命。一般機房專用空調廠家的設計壽命是最低是10年,連續(xù)運行時間是86400小時,平均無故率達到25000小時,實際運用過程中,機房專用精密空調可運行15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