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科鉛酸蓄電池構成與工作原理
發布時間 : 2018-12-20
聯科鉛酸蓄電池構成與工作原理:
鉛酸蓄電池由正極板、負極板、隔板、電解液、塑料槽等組成。鉛酸蓄電池正極活性物質為二氧化鉛(PbO2),負極活性物質是鉛(Pb),電解液是稀硫酸,正負極之間由隔板隔開,電解液中的離子可以通過隔板中的微孔,電極上的電子不能通過隔板。鉛酸蓄電池放電后, 正極板的活性物質二氧化鉛(PbO2)轉化成硫酸鉛(PbSO4)附著在正極板上,負極活性物質鉛(Pb)也轉化成硫酸鉛(PbSO4)附著在負極上, 電解液中的硫酸擴散到極板中去, 電解液的濃度降低。 鉛酸蓄電池在充電時,發生相反的反應。通過充電、放電反應,鉛酸蓄電池可以反復使用,直到儲存的容量達不到電器的要求時,壽命終止。
鉛酸蓄電池單格電池(又稱單體電池)的標準電壓是 2V。為滿足用電器高電壓的需要,電池常通過串聯組合成 6V、12V 等電池組;為滿足用電器高容量需要,常通過增加極板面積或將相同極板并聯焊成極群來實現。將完全處于充電狀態的電池,按一定放電條件,放電到所規定電壓時所釋放出的電量稱為電池的容量,單位一般用安培小時(簡稱安時,用“Ah”表示)。電池釋放電量的能力稱為能量,為蓄電池的容量乘以平均放電電壓,通常用伏安時(VAh)或千伏安時(kVAh)表示。